欧美一区亚洲|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二区|欧美高清日韩在线|欧美动漫骚视频一区二区

醫(yī)用空氣消毒凈化器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政策法規(guī)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tǒng)衛(wèi)生規(guī)范
政策法規(guī)

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tǒng)衛(wèi)生規(guī)范

 2017-05-03 09:32:03
  

WS 394-2012
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tǒng)衛(wèi)生規(guī)范

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tǒng)衛(wèi)生規(guī)范》由衛(wèi)生部于2012年9月19日衛(wèi)通〔2012〕16號發(fā)布,自2013年4月1日起實施。衛(wèi)生部于2006年發(fā)布的《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tǒng)衛(wèi)生規(guī)范》自2013年4月1日起廢止。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由衛(wèi)生部環(huán)境衛(wèi)生標準專業(yè)委員會提出。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批準。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huán)境與健康相關產(chǎn)品安全所、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姚孝元、金銀龍、劉凡、王俊起、戴自祝、張秀珍、于淑苑、孫波、金鑫、王艷、朱文玲、韓旭。

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tǒng)衛(wèi)生規(guī)范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tǒng)(以下簡稱集中空調系統(tǒng))的設計、質量、檢驗和管理等衛(wèi)生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公共場所使用的集中空調系統(tǒng),其他場所集中空調系統(tǒng)可參照執(zhí)行。

2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2.1 新風量  air change flow

單位時間內由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進入室內的室外空氣的量,單位為m3/(h·人)。

2.2 可吸入顆粒物  inhalable particle matter

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10 μm,能夠進入人體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顆粒狀物質,簡稱PM10

2.3 風管表面積塵量  duct surface dust

集中空調風管內表面單位面積灰塵的量,單位為g/m2

3 設計衛(wèi)生要求

3.1  集中空調系統(tǒng)新風量的設計應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新風量要求
 
3.2 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溫度的設計宜使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冬季室內溫度達到25℃,其他公共場所在16℃~20℃之間;夏季室內溫度在26℃~28℃之間。
3.3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濕度的設計宜使游泳場(館)相對濕度不大于80%,其他公共場所相對溫度在40%~65%之間。
3.4 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風速的設計宜使賓館、旅店、招待所、咖啡館、酒吧、茶座、理發(fā)店、美容店及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風速不大于0.3 m/s。其他公共場所風速不大于0.5 m/s。
3.5 對有睡眠、休憩需求的公共場所,集中空調系統(tǒng)運行所產(chǎn)生的噪聲對場所室內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不得高于設備設施關閉狀態(tài)時室內環(huán)境噪聲值5 dB(A計權)。
3.6 集中空調系統(tǒng)應具備下列設施:
a) 應急關閉回風和新風的裝置;
b) 控制空調系統(tǒng)分區(qū)域運行的裝置;
c) 供風管系統(tǒng)清洗、消毒用的可開閉窗口,或便于拆卸的不小于300 mm×250 mm的風口。
3.7 集中空調系統(tǒng)宜設置去除送風中微生物、顆粒物和氣態(tài)污染物的空氣凈化消毒裝置。
3.8 集中空調系統(tǒng)的新風應直接取自室外,不應從機房、樓道及天棚吊頂?shù)忍庨g接吸取新風。
3.9 集中空調系統(tǒng)的新風口應設置防護網(wǎng)和初效過濾器,并符合以下要求:
a) 設置在室外空氣清潔的地點,遠離開放式冷卻塔和其他污染源;
b) 低于排風口;
c) 進風口的下緣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當設在綠化地帶時,不宜小于1 m;
d) 進排風不應短路。
3.10 集中空調系統(tǒng)的送風口和回風口應設置防蟲媒裝置,設備冷凝水管道應設置水封。
3.11 集中空調系統(tǒng)加濕方式宜選用蒸汽加濕,選用自來水噴霧或冷水蒸發(fā)的加濕方式應有控制軍團菌繁殖措施,
3. 12 集中空調系統(tǒng)開放式冷卻塔應符合下列要求:
a)開放式冷卻塔的設置應遠離人員聚集區(qū)域、建筑物新風取風口或自然通風口,不應設置在新風口的上風向,宜設置冷卻水系統(tǒng)持續(xù)消毒裝置;
b)開放式冷卻塔應設置有效的除霧器和加注消毒劑的入口;
c)開放式冷卻塔水池內側應平滑,排水口應設在塔池的底部。
3.13 集中空調系統(tǒng)風管內表面應當光滑,易于清理。制作風管的材料不得釋放有毒有害物質,宜使用耐腐蝕的金屬材料;采用非金屬材料制作風管時,必須保證風管的堅固及嚴密性,具有承受機械清洗設備工作沖擊的強度。

4 衛(wèi)生質量要求

4.1  集中空調系統(tǒng)新風量應符合表1的要求。
4.2 集中空調系統(tǒng)冷卻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檢出嗜肺軍團菌。
4.3 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質量應符合表2的要求。
表2送風衛(wèi)生指標
 
4.4 集中空凋系統(tǒng)風管內表面衛(wèi)生指標應符合表3的要求。
表3風管內表面衛(wèi)生指標
 

5 衛(wèi)生管理要求

5.1  應建立集中空調系統(tǒng)衛(wèi)生檔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a) 集中空調系統(tǒng)竣工圖;
b) 衛(wèi)生學檢測或評價報告書;
c) 經(jīng)常性衛(wèi)生檢查及維護記錄;
d) 清洗、消毒及其資料記錄;
e) 空調故障、事故及其他特殊情況記錄。
5.2 應定期對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進行檢查、檢測和維護。
5.3 應定期對集中空調系統(tǒng)下列部位進行清洗:
a)  開放式冷卻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
b) 空氣凈化過濾材料應當每六個月清洗或更換一次;
c)  空氣處理機組、表冷器、加熱(濕)器、冷凝水盤等每年清洗一次。
5.4 集中空調系統(tǒng)出現(xiàn)下列情況時,應對相關部位進行清洗消毒:
a)  冷卻水、冷凝水中檢出嗜肺軍團菌;
b) 送風質量不符合表2要求的;
c)  風管內表面積塵量、細菌總數(shù)、真菌總數(shù)有不符合表3要求的。
5.5 應制定集中空調系統(tǒng)預防空氣傳播性疾病的應急預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a) 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進行應急處理的責任人;
b) 不同送風區(qū)域隔離控制措施、最大新風量或全新風運行方案、空調系統(tǒng)的清洗、消毒方法等;
c) 集中空調系統(tǒng)停用后應采取的其他通風與調溫措施等。
5.6  當空氣傳播性疾病暴發(fā)流行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集中空調系統(tǒng)方可繼續(xù)運行:
a)  采用全新風方式運行的;
b) 裝有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并保證該裝置有效運行的;
c)  風機盤管加新風的空調系統(tǒng),能確保各房間獨立通風的。
5.7 當空氣傳播性疾病暴發(fā)流行時,應每周對運行的集中空調系統(tǒng)的開放式冷卻塔、過濾網(wǎng)、過濾器、凈化器、風口、空氣處理機組、表冷器、加熱(濕)器、冷凝水盤等設備或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換。

6 衛(wèi)生檢測要求

6.1 檢測樣本

6.1.1  抽樣比例不應少于空氣處理機組對應的風管系統(tǒng)總數(shù)量的5%;不同類型的集中空調系統(tǒng).每類至少抽1套。
6.1.2  每套應選擇2個~5個代表性部位。
6.1.3  集中空調系統(tǒng)的冷卻水和冷凝水分別不應少于1個部位。

6.2 檢驗方法

6.2.1  集中空調系統(tǒng)新風量檢測方法見附錄A。
6.2.2 集中空調系統(tǒng)冷卻水、冷凝水中嗜肺軍團菌檢驗方法見附錄B。
6.2.3 集中空調送風中可吸入顆粒物檢測方法見附錄C。
6.2.4 集中空調送風中細菌總數(shù)檢驗方法見附錄D。
6.2.5 集中空調送風中真菌總數(shù)檢驗方法見附錄E。
6.2.6 集中空調送風中β一溶血鏈球菌檢驗方法見附錄F。
6.2.7 集中空調送風中嗜肺軍團菌檢驗方法見附錄G。
6.2.8 集中空調風管內表面積塵量檢驗方法見附錄H。
6.2.9 集中空調風管內表面微生物檢驗方法見附錄I。

6.3 檢驗結果判定

當檢測結果為下列情況之一的,判定該套集中空調系統(tǒng)不符合衛(wèi)生質量要求:
a)  冷卻水或冷凝水中有嗜肺軍團菌檢出的;
b) 新風量檢測結果不符合表1要求的;
c)  單個風口送風中細菌總數(shù)、真菌總數(shù)、β一溶血性鏈球菌、嗜肺軍團菌檢測結果有不符合表2要求的;
d) 抽取的各個風口送風中PM10的平均值不符合表2要求的;
e)  風管內表面積塵中細菌總數(shù)、真菌總數(shù)檢測結果有不符合表3要求的;
f)  風管內表面各采樣點積塵量檢測結果的平均值不符合表3要求的。

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集中空調系統(tǒng)新風量檢測方法

A.1 總則

本附錄規(guī)定了用風管法測定集中空調系統(tǒng)的新風量,即直接在新風管上測定新風量的方法。

A.2 原理

在機械通風系統(tǒng)處于正常運行或規(guī)定的工況條件下,通過測量新風管某一斷面的面積及該斷面的平均風速,計算出該斷面的新風量。如果一套系統(tǒng)有多個新風管,每個新風管均要測定風量,全部新風管風量之和即為該套系統(tǒng)的總新風量,根據(jù)系統(tǒng)服務區(qū)域內的人數(shù),便可得出新風量結果。

A.3 儀器

A.3.1 標準皮托管:Kp=0.99±0.01,或S型皮托管Kp=0.84±0.01。
A.3.2 微壓計:精確度不低于2%,最小讀數(shù)不大于1 Pa。
A.3.3 熱電風速儀:最小讀數(shù)不大于0.1 m/s。
A.3.4 玻璃體溫度計或電阻溫度計:最小讀數(shù)不大于1℃。

A.4 測點要求

A.4.1  檢測點所在的斷面應選在氣流平穩(wěn)的直管段,避開彎頭和斷面急劇變化的部位。
A.4.2  圓形風管測點位置和數(shù)量:將風管分成適當數(shù)量的等面積同心環(huán),測點選在各環(huán)面積中心線與垂直的兩條直徑線的交點上,圓形風管測點數(shù)見表A.1。直徑小于0.3 m、流速分布比較均勻的風管,可取風管中心一點作為測點。氣流分布對稱和比較均勻的風管,可只取一個方向的測點進行檢測。
 
A.4.3 矩形風管測點位置和數(shù)量:將風管斷面分成適當數(shù)量的等面積矩形(最好為正方形).各矩形中心即為測點。矩形風管測點數(shù)見表A.2。
 

A.5 測量步驟

A.5.1  測量風管檢測斷面面積(F).按表A.1或表A.2分環(huán)(分塊)確定檢測點。
A.5.2  皮托管法測定新風量測量步驟如下:
a) 檢查微壓汁顯示是否正常,微壓計與皮托管連接是否漏氣;
b) 將皮托管全壓出口與微壓計正壓端連接,靜壓管出口與微壓計負壓端連接;
c) 將皮托管插入風管內,在各測點上使皮托管的全壓測孔對著氣流方向,偏差不得超過10°,測量出各點動壓( Pd)。重復測量一次,取算術平均值;
d) 將玻璃液體溫度計或電阻溫度計插入風管中心點處,封閉測孑L待溫度穩(wěn)定后讀數(shù),測量出新風溫度(t);
e)  調查機械通風服務區(qū)域內設計人流量和實際最大人流量。
A.5.3  風速計法測定新風量測量步驟如下:
a)  按照熱電風速儀使用說明書調整儀器;
b) 將風速儀放入新風管內測量各測點風速,以全部測點風速算術平均值作為平均風速;
c)  將玻璃液體溫度計或電阻溫度計插入風管中心點處,封閉測孔待溫度穩(wěn)定后讀數(shù),測量出新風溫度(t);
d)  調查機械通風服務區(qū)域內設計人流量和實際最大人流量。
A.5.4  按要求對儀器進行期間核查和使用前校準。

A.6 結果計算

A.6.1  皮托管法測量新風量的計算見式(A.1):

式中:
Q-新風量,單位為立方米每人小時[m3/(h·人)];
F-新風管測量斷面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
Kp——皮托管系數(shù);
t——新風溫度,單位為攝氏度(℃);
Pd -新風動壓值,單位為帕(pa);
n——一個機械通風系統(tǒng)內新風管的數(shù)量;
P-服務區(qū)人數(shù),取設計人流量與實際最大人流量2個數(shù)中的高值,單位為人。
A.6.2風速汁法測量新風量的計算見式(A.2):

式中:
Q-新風量,單位為立方米每人小時[m3/(人·h)];
F-新風管測量斷面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
V-新風管中空氣的平均速度,單位為米每秒(m/s);
n-一個系統(tǒng)內新風管的數(shù)量;
P-服務區(qū)人數(shù),取設計人流量與實際最大人流量2個數(shù)中的高值,單位為人。
A.6.3 換氣次數(shù)的計算見式(A.3)

式中:
A-換氣次數(shù),單位為次每小時(次/h);
Q-新風量,單位為立方米每人小時[m3/(人·h)];
P-服務區(qū)人數(shù);
V-室內空氣體積,單位為立方米(m3)。

A.7 測量范圍

皮托管法測量新風管風速范圍為2 m/s--30 m/s,電風速計法測量新風管風速范圍為0.1 m/s~10 m/s。

附 錄B(規(guī)范性附錄)集中空調系統(tǒng)冷卻水、冷凝水中嗜肺軍團菌檢驗方法

B.1 總則

本附錄規(guī)定了用培養(yǎng)法定性測定集中空調系統(tǒng)冷卻水、冷凝水及其形成的沉積物、軟泥等樣品中的嗜肺軍團菌,其他洗浴水、溫泉水、景觀水等樣品中的嗜肺軍團菌測定可參照執(zhí)行。

B.2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方法。
B.2.1
嗜肺軍團菌  legionella pneumophila
樣品經(jīng)培養(yǎng)在GVPC瓊脂平板上生成典型菌落,并在BCYE瓊脂平板上生長而在L-半光氨酸缺失的BCYE瓊脂平板不生長,進一步經(jīng)生化實驗和血清學實驗鑒定確認的菌落。

B.3 儀器和設備

B.3.1 平皿:Φ90 mm。
B.3.2   CO2培養(yǎng)箱:35℃~37℃。
B.3.3  紫外燈:波長360 nm±2 nm。
B.3.4 濾膜過濾器。
B.3.5  濾膜:孔徑0. 22 μm~0. 45 μm。
B.3.6 真空泵。
B.3.7 離心機。
B.3.8 渦旋振蕩器。
B.3.9 普通光學顯微鏡、熒光顯微鏡
B.3. 10 水浴箱。
B.3. 11  廣口采樣瓶:玻璃或聚乙烯材料,磨口,容積500 mL。

B.4 培養(yǎng)基和試劑

B.4,1  GVPC瓊脂平板。
B.4.2    BCYE瓊脂平板。
B.4.3 BCYE-CYE瓊脂平板。
B.4.4 革蘭氏染色液。
B.4.5  馬尿酸鹽生化反應管。
B.4.6 軍團菌分型血清試劑。

B.5 采樣

B.5.1 將廣口采樣瓶(B.3.11)用前滅菌。
B.5.2  每瓶中加入Na2S203溶液(c=0.1 mol/L)O.3 ml_~0.5 mL,中和樣品中的氧化物。
B.5.3 水樣采集位置:冷卻水采樣點設置在距塔壁20 cm、液面下10 cm處,冷凝水采樣點設置在排水管或冷凝水盤處。
B.5.4 每個采樣點依無菌操作取水樣約500 mL。
B.5.5 采集的樣品2d內送達實驗室,不必冷凍,但要避光和防止受熱,室溫下貯存不得超過15 d。

B.6 檢驗步驟

B.6.1  樣品的沉淀或離心:如有雜質可靜置沉淀或1000 r/min離心1 min去除。
B.6.2 樣品的過濾:將經(jīng)沉淀或離心的樣品通過濾膜(B.3.5)過濾,取下濾膜置于15 mL滅菌水中,充分洗脫,備用。
B.6.3 樣品的熱處理:取1 mL洗脫樣品,置50℃水?。˙.3.10)加熱30 min。
B.6.4 樣品的酸處理:取5 mL洗脫樣品,調pH至2.2,輕輕搖勻,放置5 mm。
B.6.5 樣品的接種:取洗脫樣品(B.6.2)、熱處理樣品(B.6.3)及酸處理樣品(B.6.4)各0. 1 mL,分別接種GVPC平板(B.4.1)。
B.6.6  樣品的培養(yǎng):將接種平板靜置于CO2培蕎箱(B.3.2)中,溫度為35℃-37℃,CO:濃度為2. 5%。無CO2培養(yǎng)箱可采用燭缸培養(yǎng)法。觀察到有培養(yǎng)物生成時,反轉平板,孵育10 d,注意保濕。
B.6.7 菌落觀察:軍團菌生長緩慢,易被其他菌掩蓋,從孵育第3天開始每天在顯微鏡(B.3.9)上觀察。軍團菌的菌落顏色多樣,通常呈白色、灰色、藍色或紫色,也能顯深褐色、灰綠色、深紅色;菌落整齊,表面光滑,呈典型毛玻璃狀,在紫外燈下,部分菌落有熒光。
B.6.8 菌落驗證:從平皿上挑取2個可疑菌落,接種BCYE瓊脂平板(B.4.2)和L-半光氨酸缺失的BCYE瓊脂平板(B.4.3),35℃~37℃培養(yǎng)2 d,凡在BCYE瓊脂平板上生長而在L一半光氨酸缺失的BCYE瓊脂平板不生長的則為軍團菌菌落。
B.6.9 菌型確定:應進行生化培養(yǎng)與血清學實驗確定嗜肺軍團菌。生化培養(yǎng):氧化酶(-/弱+),硝酸鹽還原(-),尿素酶(-),明膠液化(+).水解馬尿酸。血清學實驗:用嗜肺軍團菌診斷血清進行分型。

附錄C(規(guī)范性附錄)集中空調送風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檢測方法

C.1 總則

本附錄規(guī)定了用光散射式粉塵儀測定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質量濃度,測量范圍0.001 mg/m3—10 mg/m3。

C.2 原理

當光照射在空氣中懸浮的顆粒物上時,產(chǎn)生散射光。在顆粒物性質一定的條件下,顆粒物的散射光強度與其質量濃度成正比。通過測量散射光強度,應用質量濃度轉換系數(shù)K值,求得顆粒物質量濃度。

C.3 儀器

顆粒物捕集性能:捕集效率為50%時所對應的顆粒物空氣動力學直徑Da50為10 μm±o.5μm,捕集效率曲線的幾何標準差仃δg為1.5±0.1。
測量靈敏度:對于校正粒子,儀器1個計數(shù)/min=0.001  mg/m3。
測量相對誤差:對于校正粒子測量相對誤差小于士10%。
測量范圍:0.001 mg/m3~10 mg/m3以上。
儀器應內設出廠前已標定的具有光學穩(wěn)定性的自校裝置。
注:校正粒子為平均粒徑0.6 μm,幾何標準偏差δ<1. 25的聚苯乙烯粒子。

C.4  測量步驟

C.4.1  檢測點數(shù)量與位置
C.4.1.1  每套空調系統(tǒng)選擇3個~5個送風口進行檢測。送風口面積小于0.1 m2的設置1個檢測點,送風口面積在0.1 m2以上的設置3個檢測點。
C.4.1.2風口設置1個檢測點的在送風口中心布置,設置3個檢測點的在送風口對角線四等分的3個等分點上布點。
C.4.1.3檢測點位于送風口散流器下風方向15 cm~20 cm處。
C.4.2  檢測時間與頻次
C.4.2.1  應在集中空調系統(tǒng)正常運轉條件下進行檢測。
C.4.2.2每個檢測點檢測3次。
C.4.3  儀器操作
C.4.3.1  對粉塵儀光學系統(tǒng)進行自校準。
C.4.3.2  根據(jù)送風中PM10濃度、儀器靈敏度、儀器測定范圍確定儀器測定時間。
C.4.3.3按使用說明書操作儀器。

C.5 結果計算

C.5.1  數(shù)據(jù)轉換
對于非質量濃度的汁數(shù)值,按式(C.1)轉換為PM10質量濃度:

式中:
c-可吸人顆粒物PM10的質量濃度,單位為毫克每立方米(mg/m3);
R-儀器每分鐘計數(shù)值,單位為個每分鐘(個/min);
K-質量濃度轉換系數(shù)。
C.5.2  送風口PM10濃度計算
第是個送風口PM10的質量濃度(ck)按式(C.2)計算:

式中:
cij -第j個測點、第i次檢測值;
n——測點個數(shù)。
C.5.3  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中PM10濃度測定結果
一個系統(tǒng)(a)送風中PM10的測定結果(Ca)按該系統(tǒng)全部檢測的送風口PM10質量濃度(Ck)的算術平均值給出。

附錄D(規(guī)范性附錄)集中空調送風中細菌總數(shù)檢驗方法

D.1 總則

本附錄規(guī)定了用培養(yǎng)法測定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中的細菌總數(shù)。

D.2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方法。
D.2.1
細菌總數(shù)  total bacterial count
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中采集的樣品,計數(shù)在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上經(jīng)35℃~37℃、48 h培養(yǎng)所生長發(fā)育的嗜中溫性需氧和兼性厭氧菌落的總數(shù)。

D.3 儀器和設備

D.3.1  六級篩孔撞擊式微生物采樣器。
D.3.2 高壓蒸汽滅菌器。
D.3.3 恒溫培養(yǎng)箱。
D.3.4 平皿:Φ90 mm。

D.4 培養(yǎng)基

D.4.1  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成分:
蛋白胨    10 g
氯化鈉    5g
肉膏    5g
瓊脂    20 g
蒸餾水    1000 mL
D.4.2  制法:將蛋白胨、氯化鈉、肉膏溶于蒸餾水中,校正pH為7.2~7.6,加入瓊脂,121℃,20 min滅菌備用。

D.5 采樣

D.5.1  采樣點:每套空調系統(tǒng)選擇3個~5個送風口進行檢測.每個風口設置1個檢測點,一般設在送風口下方15 cm~20 cm、水平方向向外50 cm~100 cm處。
D.5.2采樣環(huán)境條件:采樣時集中空凋系統(tǒng)必須在正常運轉條件下.并關閉門窗15 min~30 min以上,盡量減少人員活動幅度與頻率.記錄室內人員數(shù)量、溫濕度與天氣狀況等,
D.5.3  采樣方法:以無菌操作,使用撞擊式微生物采樣器(D.3.1)以28.3 L/min流量采集5 min-15 min。

D.6 檢驗步驟

將采集細菌后的營養(yǎng)瓊脂平皿置35℃~37℃培養(yǎng)48 h,菌落計數(shù)。

D.7 結果報告

D.7.1 送風口細菌總數(shù)測定結果:菌落計數(shù),記錄結果并按稀釋比與采氣體積換算成CFU/m3(空氣中菌落形成單位每立方米)。
D.7.2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中細菌總數(shù)測定結果:一個系統(tǒng)送風中細菌總數(shù)的測定結果按該系統(tǒng)全部檢測的送風口細菌總數(shù)測定值中的最大值給出。

附錄E(規(guī)范性附錄)集中空調送風中真菌總數(shù)檢驗方法

E.1 總則

本附錄規(guī)定了用培養(yǎng)法測定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中的真菌總數(shù)。

E.2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方法。
E.2.1
真菌總數(shù)  total fungi count
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中采集的樣品,計數(shù)在沙氏瓊脂培養(yǎng)基上經(jīng)28℃、5 d培養(yǎng)所形成的菌落數(shù)。

E.3 儀器和設備

見D.3。

E.4 培養(yǎng)基

E.4.1 沙氏瓊脂培養(yǎng)基成分:
蛋白胨    10 g
葡萄糖    40 g
瓊脂    20 g
蒸餾水    1 000 mL
E.4.2制法:將蛋白胨、葡萄糖溶于蒸餾水中,校正pH為5.5~6.0,加入瓊脂,115℃,15 min滅菌備用。

E.5 采樣

見D.5。

E.6 檢驗步驟

將采集真菌后的沙氏瓊脂培養(yǎng)基平皿置28℃培養(yǎng)5d,逐日觀察并于第5天記錄結果。若真菌數(shù)量過多可于第3天計數(shù)結果,并記錄培養(yǎng)時間。

E.7 結果報告

E.7.1 送風口真菌總數(shù)測定結果:菌落計數(shù),記錄結果并按稀釋比與采氣體積換算成CFU/m3(空氣中菌落形成單位每立方米)。
E.7.2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中真菌總數(shù)測定結果:一個系統(tǒng)送風中真菌總數(shù)的測定結果按該系統(tǒng)全部檢測的送風口真菌總數(shù)測定值中的最大值給出。

附錄F(規(guī)范性附錄)集中空調送風中β-溶血性鏈球菌檢驗方法

F.1 總則

本附錄規(guī)定了用培養(yǎng)法測定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中的β一溶血性鏈球菌。

F.2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方法。
F.2.1
β一溶血性鏈球菌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中采集的樣品,經(jīng)35℃~37℃、24 h~48 h培養(yǎng),在血瓊脂平板上形成的典型菌落。

F.3 儀器和設備

見D.3。

F.4 培養(yǎng)基

F.4.1  血瓊脂平板成分:
蛋白胨    10 g
氯化鈉    5g
瓊脂    20 g
纖維羊血    5 mL~10 mL
蒸餾水    1000 mL
F.4.2制法:將蛋白胨、氯化鈉、肉膏加熱溶化于蒸餾水中,校正pH為7.4~7.6,加入瓊脂,121℃20 min滅菌。待冷卻至50℃左右,以無菌操作加入脫纖維羊血,搖勻傾皿。

F.5 采樣

見D.5。

F.6 檢驗步驟

F.6.1  培養(yǎng)方法:采樣后的血瓊脂平板在35℃~37℃下培養(yǎng)24 h~48 h。
F.6.2 結果觀察:培養(yǎng)后,在血瓊脂平板上形成呈灰白色、表面突起、直徑0.5 mm~0.7 mm的細小菌落,菌落透明或半透明,表面光滑有乳光;鏡檢為革藍氏陽性無芽孢球菌,圓形或卵圓形,呈鏈狀排列,受培養(yǎng)與操作條件影響鏈的長度在4個~8個細胞至幾十個細胞之間;菌落周圍有明顯的2 mm~4 mm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無色溶血環(huán)。符合上述特征的菌落為β溶血性鏈球菌:

F.7 結果報告

F.7.1 送風口β一溶血性鏈球菌測定結果:菌落計數(shù),記錄結果并按稀釋比與采氣體積換算成CFU/m3(空氣中菌落形成單位每立方米)。
F.7.2 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中β一溶血性鏈球菌測定結果:一個系統(tǒng)送風中β一溶血性鏈球菌的測定結果按該系統(tǒng)全部檢測的送風口β一溶血性鏈球菌測定值中的最大值給出。

附錄G(規(guī)范性附錄)集中空調送風中嗜肺軍團菌檢驗方法

G.1 總則

本附錄規(guī)定了用液體沖擊法測定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中的嗜肺軍團菌。

G.2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方法。
G.2.1
嗜肺軍團菌  legionella pneumophila
樣品經(jīng)培養(yǎng)在GVPG瓊脂平板上生成典型菌落,并在BCYE瓊脂平板上生長而在L-半光氨酸缺失的BCYE瓊脂平板不生長,進一步經(jīng)生化實驗和血清學實驗鑒定確認的菌落。

G.3 儀器和設備

G.3.1  微生物氣溶膠濃縮器:采樣流量≥100 L/min.,對于直徑3.0μm以上粒子其捕集效率≥80%或濃縮比≥8。
G.3.2 液體沖擊式微生物氣溶膠采樣器:采樣流量7 L/min-15 L/min.,對于0.5μm粒子的捕集效率≥90%。
G.3.3 離心管:容積50 mL。
G.3.4 平皿:Φ90 mm。
G.3.5  CO2培養(yǎng)箱:35℃~37℃。
G.3.6  紫外燈:波長360 nm±2 nm。
G.3.7  渦旋振蕩器。
G.3.8 普通光學顯微鏡、熒光顯微鏡。
G.3.9 水浴箱。

G.4 試劑和培養(yǎng)基

G.4.1  采樣吸收液1-GVPC液體培養(yǎng)基
G.4.1.1 GVPC添加劑成分:
多粘菌素B硫酸鹽    10 mg
萬古霉素    0.5 mg
放線菌酮    80 mg
G.4.1.2   BCYE添加劑成分:
α一酮戊二酸    1.0 g
N-2酰胺基一2胺基乙烷磺酸(ACES)  10.0 g
氫氧化鉀    2. 88 g
L-半胱氨酸鹽酸鹽   0.4 g
焦磷酸鐵    0. 25 g
G.4.1.3  吸收液成分:
活性碳    2g
酵母浸出粉    10 g
GVPC添加劑    見G.4.1.1
BCYE添加劑    見G.4.1.2
蒸餾水    1000 mL
G.4.1.4制法:將活性碳、酵母浸出粉加水至1 000 mL,121℃下高壓滅菌15 min,加入GVPC添加劑(G.4.1.1)和BCYE添加劑(G.4.1.2),分裝于滅菌后的離心管(G.3.3)中備用。
G.4.2  采樣吸收液2-酵母提取液
G.4.2.1  吸收液成分:
酵母浸出粉    12 g
蒸餾水    1 000 mL
G.4.2.2制法:將酵母浸出粉加水至1 000 mL,121℃下高壓滅菌15 min,分裝于滅菌后的離心管(G.3.3)中備用。
G.4.3  鹽酸氯化鉀溶液[c(HCI·KCI) =0. 01 mol/L]
G.4.3.1成分:
鹽酸(0.2 mol/L)    3.9 ml_,
氯化鉀(0.2 mol/L)    20 mL
G.4.3.2制法:將上述成分混合,用1mol/L)氫氧化鈉調整pH=2.2±0.2,121℃下高壓滅菌15 min備用。
G.4.4  其他試劑
G.4.4.1 GVPC瓊脂平板。
G.4.4.2   BCYE瓊脂平板。
G.4.4.3   BCYE-CYE瓊脂平板。
G.4.4.4 革蘭氏染色液。
G.4.4.5 馬尿酸鹽生化反應管。
G.4.4.6 軍團菌分型血清試劑。

G.5 采樣

G.5.1  采樣點:每套空調系統(tǒng)選擇3個~5個送風口進行檢測,每個風口設置1個測點,一般設在送風口下方15 cm~20 cm、水平方向向外50 cm~100 cm處。
G.5.2 將采樣吸收液1(G.4.1)20 mL倒入微生物氣溶膠采樣器(G.3.2)中,然后用吸管加入礦物油1滴~2滴。
G.5.3 將微生物氣溶膠濃縮器(G.3.1)與微生物氣溶膠采樣器(G.3.2)連接,按照微生物氣溶膠濃縮器和微生物氣溶膠采樣器的流量要求調整主流量和濃縮流量。
G.5.4 按濃縮器和采樣器說明書操作,每個氣溶膠樣品采集空氣量1 m3~2 m3
G.5.5 將采樣吸收液2(G.4.2)20  mL倒入微生物氣溶膠采樣器((G.3.2)中,然后用吸管加入礦物油1滴~2滴;在相同采樣點重復G.5. 3-G..5.4步驟。
G.5.6 采集的樣品不必冷凍,但要避光和防止受熱,4 h內送實驗室檢驗。

G.6 檢驗步驟

G.6.1  樣品的酸處理:對采樣后的吸收液1(G.4.1)和吸收液2(G.4.2)原液各取1 mL.分別加入鹽酸氯化鉀溶液(G.4.3)充分混合,調pH至2.2.靜置15 min。
G.6.2 樣品的接種:在酸處理后的2種樣品(G.6.1)中分別加入1 mol/L氫氧化鉀溶液,中和至pH為6.9,各取懸液0.2 mL~O.3 mL分別接種GVPC平板(G.4.4)。
G.6.3 樣品的培養(yǎng):將接種平板靜置于濃度為5%、溫度為35℃~37℃的CO2培養(yǎng)箱(G.3.5)中,孵育10 d。
G.6.4 菌落觀察:從孵育第3天開始觀察菌落。軍團菌的菌落顏色多樣,通常呈白色、灰色、藍色或紫色,也能顯深褐色、灰綠色、深紅色;菌落整齊,表面光滑,呈典型毛玻璃狀,在紫外燈下,部分菌落有熒光。
G.6.5 菌落驗證:從平皿上挑取2個可疑菌落,接種BCYE瓊脂平板(G.4.5)和L-半光氨酸缺失的BCYE瓊脂平板(G.4.6),35℃~37℃培養(yǎng)2d,凡在BCYE瓊脂平板上生長而在L-半光氨酸缺失的BCYE瓊脂平板不生長的則為軍團菌菌落。
G.6.6 菌型確定:應進行生化培養(yǎng)與血清學實驗確定嗜肺軍團菌。生化培養(yǎng):氧化酶(-/弱+),硝酸鹽還原(-),尿素酶(-),明膠液化(+).水解馬尿酸。血清學實驗:用嗜肺軍團菌診斷血清進行分型。

G.7 結果報告

G.7.1 采樣點測定結果:兩種采樣吸收液中至少有一種吸收液培養(yǎng)出嗜肺軍團菌,即為該采樣點嗜肺軍團菌陽性。
G.7.2  一套系統(tǒng)測定結果:一套系統(tǒng)中任意一個采樣點嗜肺軍團菌檢測陽性,即該空調系統(tǒng)送風中嗜肺軍團菌的測定結果為陽性。

附錄H(規(guī)范性附錄)集中空調風管內表面積塵量檢驗方法

H.1 總則

本附錄規(guī)定了用稱重法測定集中空調系統(tǒng)風管內表面的積塵量。

H.2 原理

采集風管內表面規(guī)定面積的全部積塵,以稱重方法得出風管內表面單位面積的積塵量,表示風管的污染程度。

H.3 設備和器材

H.3.1 定量采樣機器人或手工擦拭采樣規(guī)格板:采樣機器人采樣面積為50 cm2或100 cm2,采樣精度為與標準方法的相對誤差小于20%;采樣規(guī)格板面積為50 cm2或100 cm2,面積誤差小于5%。
H.3.2 采樣材料:無紡布或其他不易失重的材料。
H.3.3 密封袋。
H.3.4 必要的采樣工具。
H.3.5 分析天平,精度0.000 1g。
H.3.6 恒溫箱。
H.3.7 干燥器。

H.4 采樣

H.4.1 采樣點數(shù)量:機器人采樣每套空調系統(tǒng)至少選擇3個采樣點,手工擦拭采樣每套空調系統(tǒng)至少選擇6個采樣點。
H.4.2 采樣點布置:機器人采樣在每套空調系統(tǒng)的風管中(如送風管、回風管、新風管)選擇3個代表性采樣斷面,每個斷面設置1個采樣點。手工擦拭采樣在每套空調系統(tǒng)的風管中選擇2個代表性采樣斷面,每個斷面在風管的上面、底面和側面各設置1個采樣點;如確實無法在風管中采樣.可抽取該套系統(tǒng)全部送風口的3%~5%且不少于3個作為采樣點。
H.4.3 風管開孔:在風管采樣時將維修孔、清潔孔打開或現(xiàn)場開孔,在送風口采樣時將風口拆下。
H.4.4 采樣:使用定量采樣機器人或手上法(H.3.1)在確定的位置、規(guī)定的而積內采集風管表面全部積塵,表面積塵較多時用刮拭法采樣,積塵較少不適宜刮拭法時用擦拭法采樣,并將積塵樣品完好帶出風管。

H.5 檢驗步驟

H.5.1  將采樣材料(H.3.2)放在105℃恒溫箱內(H.3.6)干燥2 h后放人干燥器(H.3.7)內冷卻4 h,或直接放入干燥器中(H.3.7)存放24 h后,放入密封袋(H.3.3)用天平(H.3.5)稱量出初重。
H.5.2 將采樣后的積塵樣品進行編號,并放回原密封袋中保管.送實驗室。
H.5.3 將樣品按H.5.1處理、稱量.得出終重,
H.5.4 各采樣點的積塵樣品終重與初重之差為各采樣點的積塵重量。

H.6 結果計算

H.6.1  采樣點積塵量:根據(jù)每個采樣點積塵重量和采樣面積換算成每平方米風管內表面的積塵量。
H.6.2 風管污染程度:取各個采樣點積塵量的平均值為風管污染程度的測定結果,以g/m2(風管內表面積塵的重量每平方米)表示。

附錄I(規(guī)范性附錄)集中空調風管內表面微生物檢驗方法

I.1 總則

本附錄規(guī)定了用培養(yǎng)法測定集中空調系統(tǒng)風管內表面的細菌總數(shù)和真菌總數(shù)。

I.2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方法。
I.2.1
細菌總數(shù)total bacterial count
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中采集的樣品,計數(shù)在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上經(jīng)35℃~37℃、48 h培養(yǎng)所生長發(fā)育的嗜中溫性需氧和兼性厭氧菌落的總數(shù)。
I.2.2
真菌總數(shù)  total fungi count
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送風中采集的樣品,計數(shù)在沙氏瓊脂培養(yǎng)基上經(jīng)28℃、5d培養(yǎng)所形成的菌落數(shù)。

I.3 儀器和設備

I.3.1 定量采樣機器人或采樣規(guī)格板:采樣機器人采樣面積為50 cm2或100 cm2,采樣精度為與標準方法的相對誤差小于20%;采樣規(guī)格板面積為25 cm2。
I.3.2 高壓蒸汽滅菌器。
I.3.3 恒溫培養(yǎng)箱。
1.3.4 平皿:Φ90 mm。

I.4 培養(yǎng)基和試劑

I.4.1  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成分與制法見D.4。
I.4.2 沙氏瓊脂培養(yǎng)基:成分與制法見E.4。
I.4.3  吐溫80(Φ=0. 01%)。

I.5 采樣

I.5.1  采樣點數(shù)量:見H.4.1。
I.5.2  采樣點布置:見H.4.2。
I.5.3 采樣:使用定量采樣機器人或人工法(I.3.1)在確定的位置,規(guī)定的面積內采樣,表面積塵較多時用刮拭法采樣、積塵較少不適宜刮拭法時用擦拭法采樣。整個采樣過程應無菌操作。

I.6 檢驗步驟

I.6.1  刮拭法采集的樣品:將采集的積塵樣品無菌操作稱取1g,加入到吐溫80水溶液(I.4.3)中.做10倍梯級稀釋.取適宜稀釋度1 mL傾注法接種平皿。
I.6.2擦拭法采集的樣品:將擦拭物無菌操作加人到吐溫80水溶液(I.4.3)中,做10倍梯級稀釋,取適宜稀釋度1mL傾注法接種平皿。
I.6.3 培養(yǎng)與計數(shù):分別見D.6和E.6。

I.7 結果報告

I.7.1  風管表面細菌總數(shù)、真菌總數(shù)測定結果:菌落計數(shù),記錄結果并按稀釋比換算成CFU/cm2
I.7.2集中空調系統(tǒng)風管表面微生物測定結果:一個系統(tǒng)風管表面細菌總數(shù)、真菌總數(shù)的測定結果分別按該系統(tǒng)全部檢測的風管表面細菌總數(shù)、真菌總數(shù)測定值中的最大值給出。

相關推薦

咨詢電話400-090-9395

QQ咨詢

ALL RIGHTS BY 2016 深圳市大復實業(yè)有限公司醫(yī)用空氣消毒凈化器、床單位臭氧消毒機設備版權所有 | 粵ICP備16024730號-1 合作伙伴: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政府補貼項目 、網(wǎng)站地圖xml
產(chǎn)品:空氣消毒凈化器,床單位消毒機,臭氧消毒機,溫箱消毒機,靜電等離子空氣消毒機,家用空氣消毒機,學??諝庀緳C,無磁空氣消毒機,中央空調消毒系統(tǒng)
瑞昌市| 黔江区| 涟水县| 筠连县| 广元市| 柘城县| 开封县| 碌曲县| 涿鹿县| 霍林郭勒市| 宝丰县| 台中市| 廊坊市| 静安区| 江门市| 阿瓦提县| 新蔡县| 伊川县| 罗甸县| 丰顺县| 宁强县| 化德县| 新泰市| 漯河市| 兴文县| 寿宁县| 新巴尔虎左旗| 申扎县| 蓝山县| 余干县| 石屏县| 日土县| 新平| 顺平县| 汉中市| 甘德县| 乌什县| 丹棱县| 沂源县| 波密县| 阜宁县|